搜索家庭日记:
日记分类: 常用标签:

私语症不是病,多数儿童喜欢和自己交流

Public xiaxial11 写于 2017-03-31

  "在人生的开始和迟暮两个阶段,人们都会自言自语,和自己说一些“悄悄话”(心理学家称之为“自我中心言语”或“私语”),这种行为几乎是与孩子学习说话同步发生的。不久之后,学步期的孩子也开始在睡觉前自言自语,主要是讲述他们白天发生的事情和对话等。这种形式的“悄悄话”主要发生在孩子18个月到24个月之间,它主要有两个目的:帮助孩子锻炼语言技能;让孩子反映白天的经历。   “自言自语”帮宝宝克服恐惧?   在2-3岁时,孩子开始通过自言自语来帮他们克服自己的冲动情绪。由于受到某些被禁止做的事情的诱惑,很多孩子会嘟哝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听来的话。例如,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,可能会站在未安装保护装置的电源插座面前自言自语,“不许摸!不许摸!”你也可能看见过这种情况:孩子在交通信号灯前默念:“红灯停,绿灯行、黄灯看一看。”   当孩子处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环境中,如进入幼儿园时,他们的这种自我聊天行为会更加频繁。没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自我中心言语  私语  语言技能  思考  新环境   | 无评论

私语症不是病,多数儿童喜欢和自己交流

Public xiaxial11 写于 2017-03-31

  "在人生的开始和迟暮两个阶段,人们都会自言自语,和自己说一些“悄悄话”(心理学家称之为“自我中心言语”或“私语”),这种行为几乎是与孩子学习说话同步发生的。不久之后,学步期的孩子也开始在睡觉前自言自语,主要是讲述他们白天发生的事情和对话等。这种形式的“悄悄话”主要发生在孩子18个月到24个月之间,它主要有两个目的:帮助孩子锻炼语言技能;让孩子反映白天的经历。   “自言自语”帮宝宝克服恐惧?   在2-3岁时,孩子开始通过自言自语来帮他们克服自己的冲动情绪。由于受到某些被禁止做的事情的诱惑,很多孩子会嘟哝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听来的话。例如,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,可能会站在未安装保护装置的电源插座面前自言自语,“不许摸!不许摸!”你也可能看见过这种情况:孩子在交通信号灯前默念:“红灯停,绿灯行、黄灯看一看。”   当孩子处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环境中,如进入幼儿园时,他们的这种自我聊天行为会更加频繁。没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自我中心言语  私语  语言技能  思考  新环境   | 无评论

私语症不是病,多数儿童喜欢和自己交流

Public xiaxial11 写于 2017-03-31

  "在人生的开始和迟暮两个阶段,人们都会自言自语,和自己说一些“悄悄话”(心理学家称之为“自我中心言语”或“私语”),这种行为几乎是与孩子学习说话同步发生的。不久之后,学步期的孩子也开始在睡觉前自言自语,主要是讲述他们白天发生的事情和对话等。这种形式的“悄悄话”主要发生在孩子18个月到24个月之间,它主要有两个目的:帮助孩子锻炼语言技能;让孩子反映白天的经历。   “自言自语”帮宝宝克服恐惧?   在2-3岁时,孩子开始通过自言自语来帮他们克服自己的冲动情绪。由于受到某些被禁止做的事情的诱惑,很多孩子会嘟哝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听来的话。例如,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,可能会站在未安装保护装置的电源插座面前自言自语,“不许摸!不许摸!”你也可能看见过这种情况:孩子在交通信号灯前默念:“红灯停,绿灯行、黄灯看一看。”   当孩子处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环境中,如进入幼儿园时,他们的这种自我聊天行为会更加频繁。没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自我中心言语  私语  语言技能  思考  新环境   | 无评论

国外爸妈认为思考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

Public xiaxial11 写于 2017-03-24

  "不知道家长们在育儿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,思考是一件有趣的事情,孩子通过思考不仅可以得到需要的知识,还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。   有一个美国家庭给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场景:   窗外正在下着大雨,四岁的莉莎趴在窗台上看着大雨出神。坐在一旁看报纸的爸爸很好奇,平时聒噪的小家伙今天怎么这么安静?? “亲爱的,你在看什么?”爸爸忍不住问道。   “哦,爸爸,您知道雨是从哪里来的吗?”莉莎歪着头看着爸爸。   爸爸合上报纸,看着女儿的眼睛反问道:“原来你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呀。那么,你觉得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?”   “我想,云彩上一定有个大水箱,就像洒水车的水箱那么大。它看到地面太干了,就开始洒水。”莉莎兴致勃勃地回答道。   “哈哈,这真是个有趣的答案。不过,水箱那么重,如果云彩托不住掉下来怎么办?”   “哦……”莉莎似乎有些苦恼,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,说:“或许天上没有水箱,是...

阅读更多...
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 | 标签: 思考  途径  国外父母   | 无评论